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关注 | 2018年十余项茶叶国家标准将出台,加快产业标准化

作者: 天下茶友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却一直面临是世界产茶大国而非茶业强国的尴尬境地。中国茶产业的生产管理粗放、技术不稳定、加工操作不规范,质量管安全缺乏有效保障等问题在茶叶的发展道路上愈发凸显。究其根本,茶叶安全标准的缺乏和不科学已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振兴、再创世界茶业强国辉煌的一大硬伤。


因此,自2018年2月1日起,将有十余项茶叶推荐性国家标准陆续实施,对现行有关茶叶安全标准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及相关空白标准的补充。


茶叶 · 新国家标准

1、《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GB/T 13738.1-2017

2、《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GB/T 13738.2-2017

3、《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14456.1-2017

4、《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487-2017

5、《白茶》GB/T 22291-2017

6、《茉莉花茶》GB/T 22292-2017

7、《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GB/T 30357.7-2017

8、《抹茶》GB/T 34778-2017

9、《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GB/T 34779-2017

10、《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GB/T 33915-2017

11、《固态速溶茶第1部分:取样》GB/T 18798.1-2017

12、《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193-2017


部分新标抢先看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14487-201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是该标准的第三个版本,共有417个术语。该版国家标准中增加了黑茶类中六堡茶、紧压乌龙茶、紧压白茶等茶类的感官审评术语,这是六堡茶术语首次被写入该标准中。以六堡茶为典型,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之前产量不大,而且以出口为主,导致国内相关研究很少。因此,六堡茶的标准化工作也远远落后于其他黑茶产品,其感官品质特征的描述和定义,一直未取得共识。


➤ 新标内容抢先看:标准中黑茶专用术语共23个,适用于六堡茶且可与其他黑茶共用的术语4个,分别为“红褐”(描述干茶色泽)、“黑褐”(描述干茶和叶底色泽)、“紫红”(描述汤色)、“仓味”(描述滋味)。紧压茶专用的术语共28个,适用于六堡茶的且可与其他紧压茶共用的术语有黑褐(描述干茶和叶底色泽)1个,为六堡茶专用的有槟郎香1个,共2个。新标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

白茶

此次发布的新《白茶》标准与2008年发布的版本相比,有较大修改:白茶可长期保存、含水量提高为8.5%,增加寿眉等级标准。近年来,白茶收藏愈发走红,尤其是贡眉饼、寿眉饼的销量日益增长。有了国家标准做背书,消费者在消费茶产品是将更加安心。或也将带来新一轮老白茶收藏投资新高潮。新标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


➤ 新标内容抢先看:贮存应符合GB/T30375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

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发源地,被评为“世界名茶”,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茉莉花茶新标专门针对特种烘青茉莉花茶,新增了香毫、春毫、银毫、毛峰、毛尖、大白毫、造型茶等不同类别的感官品质要求。新标将于2月1日开始实施。


此外,对于特种炒青茉莉花茶、碎茶、片茶以及特种茉莉花茶的理化指标也做出了调整。


➤ 新标内容抢先看:例如,标准中对特种烘青茉莉花茶做出定义,即以单芽或一芽一、二叶等鲜叶为原料,经加工后呈芽针形,兰花形或其他特殊造型及肥嫩或细秀条形等,或有特殊品名的烘青坯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规定了茉莉花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基本条件、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质量管理、标志、运输和贮存。新标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


➤ 新标内容抢先看:标准内容对于茉莉花茶各等级的窨次(一到六窨)和配花量做了具体的规定。例如:

抹茶

一直以来,中国抹茶的生产基本按企业标准或出口合同要求进行生产,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抹茶的标准化生产,同时在出口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抹茶供给提升的同时,也将倒逼标准的完善。GB/T34778-2017《抹茶》标准的正式发布,规定了抹茶的术语、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新标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


➤ 新标内容抢先看:标准首先是对抹茶做出定义,抹茶,即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

农产品追溯要求 茶叶

标准规定了茶园管理及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流通、茶叶销售各环节的追溯要求。新标将于2月1日开始实施。


➤ 新标内容抢先看:例如,茶叶加工环节记录的追溯信息包括了加工企业信息、原料来源、产品信息、初加工过程和精加工过程、拼配过程信息、包装信息、出入库信息和仓储信息、运输信息。

茶产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整期。随着2018年我国新修订十余项茶叶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出台,将全面提高我国茶叶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规范企业管理,稳定茶叶质量,保障茶叶安全,从而促进茶叶品牌的打造和消费者标准认知的建立,加快茶产业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领中国茶走出国门在全世界绽放。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众人划桨开大船!“青字号”农产品如何“抱团出海” ——青岛即墨品牌农业建设观察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农业作为品牌城市新名片,不断提升“青”字号品牌价值,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1-08-05

平谷大桃出山记

北纬40°,京郊半山区,昼夜温差大,北京平谷区是大桃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负众望,摘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 ...

2021-07-05

让“中国饭碗”里装满品牌粮 ——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纪实

“粤销粤旺”的“粤字号”是如何炼成的? ——广东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纪实

恩施硒茶助推乡村加速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