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喜茶,一杯茶是生活方式,更是生活习惯。借着“一带一路”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战略的东风,川茶企业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农增收。而位于四川青川县的七佛乡就紧抓发展机遇,提出“1+N”农业产业结构和模式,建立标准化茶园,不断提高“七佛贡茶”市场知名度。
青川县七佛乡,隶属广元,在四川的最北端,是中国茶叶的故乡。七佛贡茶始于商末周初,而名盛于女皇武则天之后。女皇武则天幼年时便钟爱家乡七佛之茶,当政之后利州地方官吏为讨女皇欢心,特在七佛设置贡茶园。于是,就有了“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和“女皇平生饮最爱,唯有七佛贡茶来”的千古佳话。如今,在七佛乡场镇的老街背后,贡茶园至今遗迹尚存,高墙古树,依然透着皇家风范。
七佛贡茶,产于四川青川县七佛乡。茶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山脚四季清流妙漫,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固闻,杭州人喝龙井想到的是那狮峰山下的胡公庙,而青川人喝七佛茶想起的是那雾气由摩天岭的半山腰徐徐升至山顶的画卷和那山中的虫鸣鸟啼。
不仅如此,随着茶行业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人们对七佛乡贡茶社区“天干路难行,雨天两腿泥,人均年收入仅300余元”的印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据悉,今年7月海南长科实业有限公司投资近亿元在七佛乡打造标准化茶园,新发展1100亩茶叶,现已全部栽植。截止目前,七佛乡茶叶规模达到万余亩,投产已有5000余亩,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其中有优质茶园2000余亩,投产1500余亩,年产值300余万元,人均收入从过去的300余元到现在的1万余元。
而村里道路已硬化到田间地头,家家都修起了崭新的小楼。七佛乡乡长孙长江还告诉记者,贡茶社区的变化正得益于七佛乡茶叶基地的打造,贡茶社区是最为典型的茶叶基地打造大村,全村有茶园600余亩,户均有茶园10余亩,是全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全村户均收入均超过了1万元。贡茶社区茶叶的发展,不仅吸纳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还吸引毗邻乡镇劳动力前来采摘茶叶。通过茶叶的发展,现在贡茶社区户均都达到了脱贫标准,在今年年底贡茶社区能如期脱贫。
茶叶产业现已是七佛乡特色产业,为推动茶产业发展,七佛乡鼓励发展“一村一品”脱贫致富,利用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投资20余万元,采取“三资入股(贫困户资金入股、茶园入股、土地入股)”+“村集体+村两委+贫困户管理”分红的模式,发展集体茶园150亩,(管护老茶园100亩,新栽植50亩)。同时建设了一座占地4亩,具备日加工夏秋茶鲜叶3千斤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目前产值达50多万元,利润达15万多元。
七佛乡还成立了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吸收茶农600余户。七佛乡党委政府提出了“1+N”农业产业结构和模式,开展茶叶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引进茶叶加工厂,鼓励茶叶大户带动辐射周边农户,采取流转和集中管护相结合的方式开发荒废老茶园,从而带动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
如今已成功研制开发出了七佛“红茶”、七佛“紫茶”、七佛“黄茶”、七佛“绿茶”等系列七佛贡茶,并屡次获奖、声誉日隆。曾经先后获得四川省首届“甘露杯”金奖、广元市“广茗杯”第一名、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成都)金奖、“日本无我茶会”科技开发奖、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名茶评比优质奖、第八届“中茶杯”特等奖等多种奖项。
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下,七佛乡茶产业加速从传统粗放生产加工向现代生态标准化转型发展,标准化茶园的建立、“一村一品”发展策略的推动和“1+N”农业产业结构、模式的开展保证了七佛乡茶产业的良好发展,不仅完善了茶产业链条中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等多个环节,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有效实现了茶叶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农业作为品牌城市新名片,不断提升“青”字号品牌价值,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1-08-05北纬40°,京郊半山区,昼夜温差大,北京平谷区是大桃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负众望,摘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 ...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