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海是翠屏区邱场镇谢坝村农民。现在,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金秋茶业有限公司股东。
初冬的茶园仍是绿油油的,一座白色的厂房坐落其间,这是金秋茶业有限公司,是一个茶叶初加工厂。
家就在附近,茶园也在附近,上班方便,管理自家茶园也方便。郭洪海穿得整齐体面,说起现在的生活,有一种收入赋予的尊严:“你算算看!我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而4亩茶园就靠家里1个人摘,就有2万多收入,还有七七八八的股金收益和分红、产值返利。”
他的股份,可不是流转土地经营权确权入股,而是从自己钱包里掏钱买的。在金秋茶业公司,像郭洪海这样的股东有505位。
金秋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318万元,川茶集团出资688万元控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资金420万,农户集资210万。
但要让农民从自己口袋里掏钱,那是真不容易。当时,川茶集团、乡镇村组和专合社,一家一家磨嘴皮子,就这样跑完500多户。实际上,农户每认购1股,项目资金还会两倍配套量化给农户,也就是说,认购1万元,即获得了3万元的股本。在观望、担心、八方打听、纠结后,几百户农户提心吊胆地成了股东。
2013年,宜宾争取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资金。怎样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宜宾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宜宾市农工委相关负责人,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颜泽文坐到一起,很快达成了共识。让农民参股210万,420万作为股金投入,并按两倍股金量化确认到农户。
2014年以前,川茶集团科技园内建有茶叶初加工厂(川茶全资),其实运作模式也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看似是加在一起了,但颜泽文说,这种模式其实并没有真正加在一起。农户和公司只是简单的鲜叶供需关系,应该说还是一种博弈,公司以产品质量论价,专合社帮助公司收鲜叶,公司会给专业合作社一定的补助。由于宜宾早茶的独特和稀缺,每年早春各地的早茶商甚至住到村里来收鲜叶,价格差不多,家门口就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农户的选择也可以理解。
2014年,金秋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川茶集团把加工厂建在谢坝,为此鲜叶离厂区最远的距离从20公里减少到12公里。这样减少了鲜叶的损耗,农户的鲜叶产值也就更高了。2015年每股(4000元)的收益是800元,2016年每股收益750元。
对于祖祖辈辈和土地绑在一起的农户来说,这是一种破天荒的收入。对城里人,股票早已不新鲜;对于农户来说,这恐怕还是吃螃蟹之举。不是打工收入,而是资本收益。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有股可入、有利可获。
如果说川茶集团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把农户种茶卖鲜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而现在公司+专业合作社+股份农户的模式(专合社成员全是入股农户),通过入股的方式,让分散的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农户已经更深地参与到生产经营中,对于”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了更高的积极性。
2013年,金秋茶叶加工厂产值不过600多万元,2014年近1000万元,并逐年上升直到去年的1600万元。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农业作为品牌城市新名片,不断提升“青”字号品牌价值,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1-08-05北纬40°,京郊半山区,昼夜温差大,北京平谷区是大桃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负众望,摘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 ...
2021-07-05